首页 | 基地概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社会服务 | 数据资料 | 论坛 | English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交流合作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交流>>学术会议>>正文
我院主持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历史流域与环境演变”分会场
2012-10-24 10:09   审核人:

我院主持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历史流域与环境演变”分会场

 

 

20121013,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河南大学明纶校区(开封)大礼堂举行,并于14日分别在开封市和郑州市设分会场进行交流。本次年会主题为:地理学科学与社会发展。

此次年会共设29个分会场。其中第7主题(历史流域与环境演变)分会场召集人由我院王尚义教授与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共同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年会是中国地理学界顶级学术交流平台,重点研讨地理学自身发展与能力建设,以及地理学的社会应用和如何与市场紧密结合等问题,中国地理学会年会今年首次将“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 主题列入年会分会场。大会通知一经发出,便受到全国各大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积极响应,众多专家和研究者纷纷报名参会,使“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成为本届年会最大的主题分会场。这也意味着“历史流域和流域环境演变”这一学术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历史流域与环境演变”分会场设在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教学楼,1014日上午9时,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宁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太原师范学院等单位的近百名学者云集一堂,共同探讨有关“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的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召集人侯甬坚教授首先介绍了“历史流域学”学科概念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由历史流域学创始人王尚义教授阐述其学术观点,并引出交流主题。

参会代表围绕“历史流域与环境演变”学科建设主题,从不同学科角度阐述各自的观点,气氛从一开始就非常热烈,讨论实现了从历史地理学研究平台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平台的跨越。

全国著名学者陕西师大朱士光教授从流域的统合性、特殊性、复杂性、历史连续性等方面科学论证了“历史流域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了王尚义教授关于创立“历史流域学”的构想;

全国著名学者侯甬坚教授则与王尚义教授同台交流,以问答的形式,就历史流域学的理论构建、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等展开讨论,主题鲜明、气氛热烈,王尚义教授的精彩回答,赢得与会者的阵阵掌声,不断地将议题推向深入。

与会代表各叙己见,就“历史流域”学科的构建提出了许多创建性的观点,使“历史流域学”的学科体系更加明晰,更趋科学。著名学者西北师大李并成教授、复旦大学张晓红教授、宝鸡文理学院周旗教授、山西师大王国梁教授等也从各自研究角度做了广泛而深刻的阐述。中科院寒旱所徐中民研究员等三人、中科院湖泊所李恒鹏研究员等四人、兰州大学王乃昂教授、宁夏大学何彤慧教授、华东师大师育新副教授、宁波大学叶持跃副教授、湖北文理学院祝云龙等二人、山西农科院李文刚以及各领域的博士们都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对主题做了充分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太原师院历史流域研究团队是主题分会场的发起者,对分会场尤为重视,派出了20多人赴河南开封参加地理大会,孟旭教授、郭文炯教授、马义娟教授、牛俊杰教授、冯旭芳教授等,以及成连虎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都在分会场做了精彩发言,受到广大与会代表和河南大学师生的高度关注和好评。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和地理年会主席等纷纷前来分会场道贺和感谢,称赞分会场成功举办,极大地支持了本次地理年会。

下午分组讨论时,复旦大学王晓红教授、太原师院郭文炯教授与王尚义教授发生了激烈的辩论,问题迭起,应答深刻,通过辩论,有如晨雾托日,“历史流域学”的轮廓更加明晰。

下午四点,分会场刚刚结束,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又与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宝鸡文理学院渭河流域研究中心等单位就在现场进行了学术合作交流活动,中科院寒旱所和湖泊所等单位的专家也一同参加了这一活动。三家单位各自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和科研进展,就流域科学的研究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及合作的形式和意向都做了广泛而有益的交流,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和空前的成功。

 

会议休息间隙,王尚义教授(左)与侯甬坚教授(右)交换意见。

 

会议间隙,王尚义教授(左)、侯甬坚教授(右)与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中)张国有交换意见。

会议间隙,王尚义教授(右)、朱士光教授(中)又与特地赶来的河大学原校长李润田教授(左)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老校长也对“历史流域学”的创立寄予殷切期望。

 

此次学术交流非常成功,名家云集,观点深刻,论说充分,这不仅对我院科研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也将在学界形成深远的影响,对“历史流域学”学科构建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院王尚义教授首次创新性的提出了构建“历史流域学”学科的设想。构建“历史流域学”学科是在适应我们国家当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现代学科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新疆年会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历史流域学”学科构想,201111月在山西五台山召开首届中国历史流域学年会对构想进行讨论、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河南年会专门设立了“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主题分会场,向全国流域科学的研究者展示了汾河流域研究独特视角。

王尚义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流域学”学科构建的研究和论证,依托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学术研究。自200919日、21日、2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创建“历史流域学”的构想》(《新华文摘》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以来,又先后发表多篇高水平相关论文,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历史流域学”的学科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这必将对历史地理学的深入研究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附表:历史流域与环境演变”分会场交流专家及议题附表

1

1

王乃昂

教授

院长

兰州大学

6000年来石羊河流域的环境变迁

2

朱士光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开展历史流域学研究,推动历史流域学持续发展

3

侯甬坚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从区域进入流域:综合探讨实际问题的路径

4

王尚义

教授

书记

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流域学研究的缘起及其理论构建

5

满志敏

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从河流到水网:历史流域学研究的意义

6

 

教授

副院长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

7

王国梁

教授

所长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略论历史流域学的对象、任务及其他

8

 

教授

主任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

简论流域科学

2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何彤慧

教授

 

宁夏大学西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毛乌素沙地古城反演的地表水环境变化

2

周茅先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黑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的生态水文效应随机模拟

3

祝云龙

副教授

 

湖北文理学院地理科学系

大通湖及东洞庭湖藜蒿和莲藕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

4

张军

讲师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渭河流域上游天水盆地新近纪沉积环境演变与地貌发育

5

牛俊杰

教授

所长

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1、汾河流域太原段洪水沉积记录与气候变化2、晋西北生态重建优势种林地土壤水分研究--以沙棘和柠条为例

6

任健美

教授

系主任

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流域近50年极端气温研究

7

李颖俊

助教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省56a来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8

张文超

硕士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洛河流域洛南盆地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

9

李盈盈

硕士

研究生

 

西北大学

山西省近50多年极端温度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

3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邓辉

教授

副院长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商丘古城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原则  

2

李并成

教授

所长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居延泽历史变迁考

3

张晓虹

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晚清天主教的传播与张家口地区农牧界线的北移

4

范今朝

副教授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杭州城西地区小城镇的时空演变

5

吴朋飞

副教授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1841年黄河决围开封的空间分析

6

成连虎

讲师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时期汾河流域城市分布的时空特征

7

古帅

硕士

研究生

 

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明清时期汾河中游洪涝灾害研究

8

荆莹

硕士

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人地关系演变

9

杨霄

硕士

研究生

 

西南大学

 

 

 

4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师育新

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基于粘土矿物XRD分析的暗绿色硬粘土成因探讨

2

李新艳

助理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流域输送营养盐的关键过程及模型研究

3

牛保炉

 

矿长

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

流域环境中矿区受损地生境修复模式探讨

4

张泽民

中级  导游

多经办 主任

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多经办

煤炭生产干扰和生态重建对流域演变的影响

5

李文刚

助理  研究员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人类活动干扰与汾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

6

阎小艳

副教授

 

太原师范学院

人类活动干扰与汾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

7

李玉轩

副教授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历史流域演化的情境建构研究

8

聂小飞

博士  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太湖上游丘陵山区茶园开发对坡面氮素流失的影响

5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常江

教授

所长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

流域背景下采煤塌陷地生态景观修复研究

2

马义娟

教授

研究生处处长

太原师范学院

基于GIS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3

侯志华

讲师

 

太原师范学院

近年来汾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4

史利江

讲师

地理系 副主任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基于Markov模型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5

高祥冠

博士  研究生

 

中国矿业大学力建学院

流域环境生态修复下的工矿闲置土地利用研究

6

王芳芳

硕士  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

清代部分年间平遥县耕作制度浅析

7

徐晓莉

硕士  研究生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汾河流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8

李艳红

硕士  研究生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9

王国玉

硕士  研究生

 

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汾河中游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徐中民

研究员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试验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张掖市面向幸福的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

2

张中旺

教授

研究所 所长

湖北文理学院地理系

南水北调汉江流域湖北段水安全评价

3

司建华

副研究员

副站长

中科院寒旱所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建议

4

叶持跃

副教授

 

宁波大学

略论甬江流域开发与宁波城市发展之关系

5

钟方雷

助理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

6

肖扬

副教授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学院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徐州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7

冯旭芳

教授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基于P-S-R模型的汾河上游县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宁武县为例

8

李素清

副教授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基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流域生态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9

张慧

研究生

 

山西大学旅游学院

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7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王建

教授

副校长

南京师范大学

末次盛冰期长江干流古流量与沉积环境研究——以长江南京段为例

2

李恒鹏

研究员

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东南湿润区丘陵开发对水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估与控制

3

胡彩虹

教授

 

郑州大学

沁河流域实测径流对环境变化的定量响应分析

4

王勇

副教授

主任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长江长游水文变化与环境影响分析

5

任世芳

副教授

 

太原师范学院

汾河上游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恢复策略研究

6

马燕

讲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0年来额济纳绿洲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7

张鸾

讲师

 

山西大学

 

8

李燕

博士  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及不确定性分析——以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为例

 

8

顺序

代表

职称

职务

单位

发言题目

1

白惠峰

高工

总经理

山西中绿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空间战略分析

2

宋晓谕

 

 

中科院寒旱所

蜜蜂的教诲——黑河中游张掖市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

郭文炯

教授

所长

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流域经济:特征、布局、过程、机制

4

邵秀英

教授

副院长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汾河流域古村镇景观分异与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5

刘敏

教授

副院长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基于流域人居环境系统的的晋商文化景观地域差异比较研究

6

王杰瑜

副教授

副主任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

明代大同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变迁

7

冯卫红

副教授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基于流域人居环境系统的的晋商文化景观地域差异比较研究

8

孟万忠

副教授

 

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地名与流域文化

9

张侃侃

讲师

 

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0-2015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www.cnhzkaihao.com 地址: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 邮编: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