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地概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社会服务 | 数据资料 | 论坛 | English 
流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室  
 流域概况 
 流域资料 
 流域图库 
 流域数据 
 
当前位置: 首页>>数据资料>>流域概况>>流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室>>正文
(转载)汾 河 源 头(导游词)
2011-08-29 10:50   审核人:

汾 河 源 头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们现在将要游览的是位于宁武县东寨镇镇北一公里楼子山下的汾河源头景区,在未到汾源之前,我先给大家唱首老歌吧!会唱的请和我一起唱,好吗?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开杏花;
    待到五月你来看,大麦小麦又扬花;
    九九那个重阳你再来,黄橙橙的谷穗,好像那狼尾巴。
对于一个山西人来说,每当这首由郭兰英唱红大江南北的《汾河流水哗啦啦》回响在耳际之时,便会有一股深沉的暖流好似这流长千里的汾河水般淌过心田。汾河全长716公里,流经山西19个县市,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40%的三晋人民,同时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晋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爱而博大的母亲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汾河716公里的河川中流淌着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三晋五千年文明史,那么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汾河源头就是这灿烂文明的源头活水了。正因为如此,古人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晋第一胜境也。”汾源是如此的神圣伟大,早在《诗经》、《淮南子》、《山海经》这些古老典籍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而北魏郦道元的伟大地理学著作《水经注》更是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汾水之源“杂树交阴,云垂烟接……水流潭涨,波襄转泛”的美丽风光。好的!汾河源头到了,请大家下车的时候准备好杯子或者水壶,您一定想把母亲河甘甜纯净的乳汁带回去和家人朋友们共同分享吧!

(汾源广场)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宁武人民经过几年的辛勤建设,使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汾河源头重新焕发出了迷人的风采。大家看:广场平整洁净,碑石庄严肃穆,园林精致秀美,寺庙金碧辉煌,还有那静静湖塘、曲曲石径、青青松柏,好一座楼台掩映、山明水净的园林景区。
广场的正中央是一通坐落在汉白玉重台之上的高大标志碑,碑高3.8米,碑周勾栏回绕,碑阶四面通达,碑阳题刻着山西省原省委书记胡富国题写的“汾河源头”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说到这四个字的来由,还有这么一个故事:1995年,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胡富国到宁武视察,县委书记郭新民邀请胡富国到汾源参观。在汾源灵沼前,东寨镇村支书孙高才手捧一瓶汾源圣水送到胡书记面前,说这是三晋大地最纯净甘醇的水,祝胡书记“心明如水、官清如水”。胡富国捧起这瓶水,紧紧握住孙高才的手,饱含深情地说:“做人做官都要象这汾源水一样清澈明净哦!”。在郭新民和孙高才的恳请下,胡富国决定拔款重修汾河源,并当场题下“汾河源头”这四个大字,还欣然书写“情似泉涌、行如水清”八个大字来表达自己此行的感受。碑的阴面是原宁武县委书记郭新明撰文并书写的《汾源胜境纪铭》全文。胡富国、郭新明、孙高才,三个书记,三位父母官都对汾源的修复倾注了大量心血,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这通碑值得我们细细参观的还有碑座上的“宁武八景图”浮雕。这是宁武近年评选出来的新八景,分别是汾源灵沼、支锅奇石、芦芽滴翠、宁化古风、万年冰洞、天池胜境、悬崖栈道、宁武雄关,较为客观的体现了宁武古老厚重、灵秀神奇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八景图由宁武县著名画家韩业绘图,定襄高级工艺师高慧勇主刀雕刻,每幅浮雕都附有郭新民的题诗,刻石采用著名的台砚砚石,整组浮雕玲珑剔透而不失大气,可称得上是画、雕、诗、石四绝。(可酌情对八景图进行介绍)
站在标志碑前向北看,但见楼子山上百零八阶直通霄汉、雷鸣佛刹金碧辉煌、魁星高阁挺立山巅,重建后的汾源胜境果然气象不凡。雷鸣寺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曾是晋西北著名的古刹。寺院的得名说法颇多,但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说汾水出处,山如空瓮,地下暗河波涛澎湃,侧耳听时隐隐如雷鸣;二是说寺前原来有两根铁幡杆,每逢雷雨之日,电光四射,轰然若雷;三是说历史上雷鸣寺寺大僧多,每当早晚课诵和做法事念经的时候,声如洪雷、山谷回应。可惜的是古刹在文革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拆除,现在看到的只是1994年重建,2001年开光的新寺了。
由雷鸣寺向上,楼子山的山腰和海拔1985米的山顶原来还分别建有祭祀汾河神的台骀祠和用作镇风水、旺地气的魁星阁,可惜都在文革时被拆毁了。现在魁星阁已经得到了重建,阁前还树了一支巨笔,笔前立碑“笔点青云”,寄托着汾源人民希望本地文风鼎盛、官运昌隆的美好理想。
这座锥形的纪念碑是“宁武治汾十年纪念碑”,宁武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治理汾河的重大胜利,尤其是投资2300万元的“引汾入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宁武县城的饮水困难,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大实事。
纪念碑的后面是横跨碧波之上的九龙坝,坝体上九个龙头喷珠泻翠,六尾鲤鱼含银漱玉,暗合了汾河源头“九龙会饮”的绝佳风水。坝南坝北截出了北高南低两处湖塘,因形似鲤鱼而得名鱼湖。
过了九龙坝,我们可以看到鱼湖湖底有一个环环相套的池中之池,这就是汾源著名的洗墨池。传说明末大学者傅山先生在此洗过笔墨。
鱼湖对面是一座秀拔庄重的山峰,因峰头起伏形如笔架而得名笔架山。

(来到汾源出水口前)
这个汉白玉龙口就是千里汾河的出水口,汾河从这里开始“薄一溪灌注千里”,养育了五千年的三晋文明和两千万山西人民。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前几年包括《参考消息》在内的国内众多媒体报道过的“汾源断流”事件。虽然说宁武县为解决用水困难而引汾源水入县城是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谁又能否认,森林资源的大肆砍伐、矿产资源的无度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才是更直接的原因呢?森林是座天然固体大水库,砍伐森林便等同于毁坝放水,而开采煤炭的代价也是高昂的,每采1吨煤就要损失2.5吨地下水,山西每年因采煤流失的地下水是12亿立方米,正好相当于万家寨引黄工程一年的引水总量。要知道,50年代的时候汾河源附近还是水泽遍布,九眼泉水从楼子山下日夜不息喷涌而出,号称“九龙会饮”,当时管涔山上砍下来的木材可以通过汾河水直下太原,号称“万木下汾河”。80年代的时候,汾源的出水量还可以达到0.4立方米/秒,这里还是一片名叫水草滩的宝贵湿地。而现在,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正在一步步向季节河退化,干流的年径流量在黄河各大支流中的排位已经从第2位退居到了第7位。“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我们是该认真反省反省了。母亲河繁衍了我们、哺育了我们,五千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滋养我们,而不孝儿孙们却肆无忌殚的蹂躏它、欲壑难填的盘剥它……。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吧:前些年,一位台湾老学者应邀到山西考察讲学,一进山西,老人第一个心愿就是看看汾河,看看汉武帝泛过楼船的汾河,看看“素汾千载傍吾家,常对衡门忆浣纱”的汾河。然而,站在污水横流、满目疮痍的汾水之滨,老人默然无语、迎风洒泪,随行的山西人满面羞愧、无言以对。是呵!母亲河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作为子孙的我们真是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后人。保护母亲河、治理母亲河已经势在必行,让母亲河碧水长流,让三晋大地青山常在,让我们每一个山西人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项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中吧!

(汾源灵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大约是三晋大地上最清澈透明的一泓泉水了,静得就像一面明镜,清得连条鱼都没有,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有诗赞道:“管涔汾源大车轮,平泉八丈琉璃盆。”古人云:“方为池、圆为沼”,这个小小的池塘接纳了从水母洞中流出来的汾源泉水,不涨不溢、冬暖夏凉,沼中之水清心肺、驱邪毒、治百病,被老乡们称为“汾源灵沼”,是宁武县古八景之一。灵沼的后壁上嵌着“汾源灵沼”四字碑刻,为郭新民1995年题写。《宁武府志》中记载:“楼子山,管涔诸峰之一也,其西山间有神祠,祠下汾水源所出,有古碑刻云‘汾源灵沼’,岁月不可考。”文中所记载的“汾源灵沼”古碑已作为重点文物保存起来,而祭祀水母的神祠则被我们眼前这座1995年修建的“汾源阁”所代替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知道灵沼的水为什么这么清吗?现在就请各位和我步入汾源阁,一起去看看母亲河真正的源头活水!

(进入汾源阁)
进入汾源阁,正面供奉的是水月观音,当地老乡饮用汾源水是非常虔诚的,他们认为:新生儿用汾源水擦拭沐浴可以消灾驱邪、健康平安;端午节太阳升起前采摘的艾叶用汾源水煮过后擦洗全身可以趋蚊防暑、强身健体;入伏头一天饮用汾源水可以求得一年顺利;老年人在去世之前也一定要最后喝一口汾源水才能安心入土。可以说,汾源水在宁武人心中比生命还珍贵。
请跟我往后面走,这里是水母洞,洞中端坐着汉白玉雕刻的汾源水圣母。“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水母娘娘前面这眼井就是千里汾河的正源——五千年三晋文明的源头活水——号称“三晋第一泉”的灵沼泉,是纯天然的优质矿泉水。泉井之上有专为游客饮水准备的辘轳,大家可以排队饮用。
喝罢汾源圣水,我们再来看看这四幅和汾河源头有关的传说壁画,这是1994年宁武县著名画家韩业画的。我们先来看这幅《水母娘娘的传说》。传说在汾源附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婆婆虐待她,每天叫她担水。水源离家很远,一天只能担一趟。为了刁难媳妇,婆婆专门作了两只尖底的桶,这样柳氏只要一休息,桶里的水就会全部流掉。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个牵马的老人,老人求她给马饮点儿水,说再不喝水马就渴死了,柳氏毫不犹豫答应了老人的请求。可是马太渴了,喝了一担还不够,柳氏好人做到底,又去担了一担。马得救了,老人感恩戴德,临走时把马鞭给了柳氏,说回家只要把马鞭插在瓮里然后往上提,提到哪水就涨到哪。柳氏回到家中,试试果然应验。好多天过去了,婆婆见柳氏很久不担水,可是瓮里却总是满的,心中不免狐疑,经过跟踪调查才知道媳妇得了个宝贝。于是乘柳氏不在,偷偷把马鞭抽了出来,准备占为己有。结果,大水随着马鞭汹涌而出,贪婪凶狠的婆婆当时就被淹死了。柳氏正在屋里梳头,突然间看到大水漫遍全村,知道是马鞭被抽出来了,急忙跑回厨房,一屁股坐到了瓮上。洪水虽然被镇住了,但柳氏也随之坐化。而从她的身子底下汩汩流出的泉水,最终流淌千里,成为了三晋的母亲河汾河。
这个传说,大家是不是听着有些耳熟?对了,它和太原晋祠水母娘娘的传说是一样的。据说,晋祠水母和汾源水母是孪生姊妹。请看这幅《水母省亲图》,每年中秋,汾源水圣母都要跨彩凤、驾祥云去晋祠看望妹妹,这幅壁画描绘的就是水母省亲时的盛况。
这幅是《水母巡河图》。水母娘娘的生日是四月初八,每年这一天,她都要带着雷公、电母、风神、雨师巡视千里汾河,普降甘霖、普泽众生。所以每年这一天,为了感谢水母娘娘的恩德,汾河源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庙会,奇怪的是,每到这一天的,天上准要下点儿雨,人们说这是水母娘娘显灵,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这幅是《汾神台骀治水图》。台骀是传说中五帝之一少昊帝(少昊为黄帝之子)的孙子,当时的职位是“水官”,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治水英雄。他疏通治理了甘肃的洮河水和山西的汾河水,使山西和西北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又在太原附近修筑堤坝,把太原的大湖泊变成了土地,使人们可以居住。颛顼帝为了嘉奖他的功绩,让他管辖汾河流域,沈、姒、蓐、黄四国世代祭祀他。台骀在汾河流域拥有很高的威望,太原人民把他尊为人文始祖。汾河上下过去有上百座台骀庙,宁武县阳方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座,管涔山中的支锅石据说就是他当年治河留下的遗迹。另外告诉大家,台骀还是张姓的始祖,我们上楼去看看。

(汾源阁的二层瞻仰张氏始祖台骀)
这就是张姓始祖汾河神台骀,玻璃钢塑造,手持木耒,朴实刚健,是不是有些像大禹?其实,论辈份,他该是大禹的老祖宗了,大禹或许就是听着台骀治水的故事长大,并以台骀的精神为榜样才取得了治水胜利的呢!塑像后面的壁画上有一座古庙,它是宁武县石家庄镇定河村的台骀庙,始建于唐代、金代重建,因为台骀在后晋天福年间曾被追封为“昌宁公”,所以又叫昌宁公冢庙。宁武县传说,台骀被封为汾河神后,就住在了定河村,并娶了邻村阳方村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为妻,死后,便合葬在了定河村外,宁武民间因此留下了“定河爷爷,阳方奶奶”的说法。台骀还被认为是我国最大的姓氏——张氏的始祖。唐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黄帝的儿子少昊帝生子名挥,因为发明了弓箭而被封为“弓正”,古文中“正”就是“长”的意思,“弓正”就是“弓长”,“弓”、“长”合起来就是个“张”字,挥因而得姓张氏。挥生子昧,昧又生允格和台骀,台骀因此被称为张氏的三世祖。位于太原市晋源区的台骀庙则被认为是目前我国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张氏祠堂,祠中塑有张氏先祖挥、二世祖昧、三世祖台骀,民间俗称“台骀神庙”,张氏子孙称作“始祖庙”。张氏始祖在汾河流域太原一带开源立足,然后从80世孙开始向山东、河南、河北、安微等地拓展,如今张氏子孙的踪迹已经遍布全球,目前已经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留下了“太原张氏遍天下”的赞誉。可惜的是,太原台骀庙毁于“大跃进”和文革中。因此,地处汾河源头定河村的台骀祠才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台骀庙和张氏宗祠。从流传在宁武汾河流域的传说来看,台骀治理汾水在汾源,安家立业在汾源,繁衍后代在汾源,也许这里才应该是全国张氏名副其实的发祥地呢!

(汾源阁三层)
汾源阁三层是传说中被台骀驯服的黑龙。水母、台骀、龙王上中下三层交叠着构成了一个水神家族,也立体的构筑起了汾源水文化的主体。其实,水母也好,台骀也好,人们之所以崇拜他们、敬仰他们,关键是他们为人民着想,替人民办事,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好神。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需要水母和台骀,汾源人民感谢胡富国、郭新民、孙高才这些新时代的水母和台骀带领他们走出贫困;也需要更多的水母和台骀带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作为山西省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汾河源头的建设还将进一步深化、美化、亮化,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山明水净的汾河源头将会矗立在三晋文明的源头;有理由相信“哗啦啦”的汾河水还会更加欢快的流过我们的小村旁;有理由相信再造一个地肥水美、山川秀丽的三晋大地并不是神话。好!汾河源头的参观到此结束。                           

支锅 奇 石

各位朋友:
大家好!离开汾河源头,我们就进入了汾源大峡谷,这短短25公里的峡谷,居然串起了汾河源头、赵国长城、支锅奇石、悬空村、悬崖栈道、石门悬棺、悬空寺、万年冰洞、千年火山等一系列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文化景观,其内涵之丰富可以说举世罕见、绝无仅有,堪称超级风景文化长廊。
我们前面看到的是一处斜面断层,老百姓叫做龙王崖,龙王崖的对面是边墙崖,著名的赵长城就位于其上。这段长城用石块砌成,高约34米,长约数百米,1984年山西省文物局文物普查时认定为赵长城,并根据《宁武府志》记载,确定为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时期所造,在中国的长城中仅次于楚长城和齐长城,名列第三,是山西境内最古老的长城。
大家请看前面山岗上那块三足鼎立的巨石,它就是三晋第一奇石——支锅石。支锅石是管涔山的孕灵结秀之所,镇山定河神石,早在清代便被列为宁武县古八景之一。这三块巨石呈“品”字形立在一个斜度达20多度的坡面上,上面的大石是一个直径约为高3.6米的立方体,下面的两块小石直径分别为1.7米和1.2米,中间有1.5米的空隙,可以容纳三人并坐。关于支锅石的奇,《宁武府志》有这样的记载:宁武楼子山上有支锅石,上面是一块巨石,下面的两块小石好似它的腿脚,如果用一只手用力摇撼,巨石便来回摆动、摇摇欲坠,而如果几十个人合力去推,它反而稳如泰山、一动不动。抗战时期,老百姓曾亲眼看到过日本人用小钢炮对支锅石轮番轰炸,但支锅石却铁骨铮铮,“任尔狂轰乱炸,我自岿然不动”,坚决不向侵略者低头。60年代修建兵工厂,贺龙元帅怕支锅石滚落下来砸伤修路工人,也曾派人用钢丝绳套住它,用两辆大吨位卡车使足了吃奶的劲往下拉,而支锅石却“咬定青山不放松”,又一次奇迹般的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支锅石的确是神奇的,而它的神奇又与汾河神台骀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支锅石看作是汾河神台骀的天然纪念碑。我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支锅石,可以看到7种不同的景观,这就是宁武人引以为自豪的“一石六品”。这“一石六品”好像一部精彩生动的《台骀治水》连环画,把台骀治理汾河的大功大德讲述了千千万万年。
传说,上古的时候,汾河水泛滥成灾,颛顼帝派台骀下界治水,为了早日治好洪水,台骀请了“福、禄、寿”三星一同下界,让他们镇守在管涔山汾河之畔,以保佑黎民百姓福寿康宁,这便是“一石六品”中的第一品——“三星高照”。
“一石六品”的第二品是“点将神台”,是说为了指挥军民治理洪水,台骀将三星化作了一座高台,高高在上、手举令旗,俯察山川地理,分兵派将治水。
大家看,“支锅三石”前下方的小石头尖头尖脑,象不象一个小鬼的脑袋?这便是“一石六品”中的“镇魔神石”,是说台骀指挥军民拦截疏导、苦斗洪水,奇怪的是洪水非但不见减弱,反而更加咆哮肆虐,台骀登上点将台认真观察,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水怪在兴风作浪,于是运用神力生擒水怪,并将其镇压在点将台下永世不得翻身。
古人有诗云:“管涔山上奇石多,仙人两石支一锅”。“一石六品”的第四品就是“支锅奇石”。魔鬼抓住了,水患也得到了基本控制,但台骀看到三晋大地仍然是一派水乡泽国,老百姓依旧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于是灵机一动,将点将台化做一付巨型锅灶,上面的巨石是一口大锅,下面的两块小石就是支锅的灶,然后砍树当柴,用这口巨锅煮干了遍地的洪涝水泽,不出一年,三晋大地又出现了一派五谷丰登的升平景象。
因为治水有功,颛顼帝将台骀封为汾河神,世世代代镇守汾河,并派了一头大象将台骀治水留下的支锅奇石顶在头上,彪炳治水功绩,树立万世楷模,这便是“一石六品”的第五品——“象顶一品”。大家看,支锅三石下面这座山崖象不象一头气定神闲、雍容庄重的大象?这是蒲扇般的耳朵,耳朵旁边是眯缝着的眼睛,那儿是宽大的额头,额头的前边是一直拖到地上的长鼻子。认准了大象再咱们再来看大象头顶上的支锅三石,像不像由三个“口”组成的“品”字。大象头上顶了一个“品”,故名“象顶一品”,它象征着汾河神台骀一品的功德、一品的人格。“象顶一品”这一景观是宁武原县委书记郭新民发现的,郭新民还为此写了一首《为象顶一品命名》的诗:
象顶奇石度峥嵘,一品八稳气恢弘。
不循助赵扶隋业,再立兴晋益宁功。
“一石六品”的最后一品是“汾神显圣”。这是1999年发现的新景观。(支锅石正前方)大家请看支锅三石中作为锅的那块巨石,它是接近于立方体的,我们看它面向汾河的纵立面。仔细看,石面上是不是有一幅惟妙惟肖的老人浮雕头像?据说这就是台骀日以继夜治理洪水,久而久之把自己的影像映在了顽石之上。你看他额头饱满睿智,眉眼深邃忧虑,紧闭的嘴角刚毅冷峻,枯削的面颊肃穆庄重,几缕花白胡须印证着远古和沧桑,几千年如一日守护着山谷间流淌了亿万年的汾河水,守护着勤劳善良的三晋人民。
“一石六品”毕竟是神话传说,经过地质专家多年的考证,终于揭开了支锅石形成的原因。首先,这三块石头看似独立,其实三者之间和下面的基岩都是连为一体的,原本是一整块巨石,但是由于千万年来不断的球状风化作用,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形状。
支锅石在历史上还曾经是举足轻重的军事要塞,明代曾在这里设过周长230步,高1.2丈的支锅石堡,象鼻下面“紫塞长城”四个大字便是当年的遗迹。这四个大字是明代宁武关兵备副使,后来做到兵部尚书的张凤翊于正德七年书写的,双线阴刻,每字高3米,宽0.5米,苍劲工整,正气凛然。好的!支锅石的讲解就到这里。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0-2015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www.cnhzkaihao.com 地址:太原市南内环街189号 邮编:030012